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产品展示 » 专用仪器仪表 » MHY-23023 微波段电子自旋共振实验仪
产品名称: | MHY-23023 微波段电子自旋共振实验仪 |
产品型号: | MHY-23023 |
品牌: | 623 |
产品数量: | |
产品单价: | 面议 |
日期: | 2024-02-21 |
MHY-23023 微波段电子自旋共振实验仪的详细资料
1:微波段电子自旋共振实验仪 型号;MHY-23023
电子自旋共振也称为电子顺磁共振 ,它是电子自旋磁矩在磁场中受相应频率的电磁波作用时,在它们的磁能之间发生共振跃迁的现象。这个现象在具有未成对自旋磁矩的顺磁物质(即含有未耦电子的化合物)中能够观察到。因此,电子自旋共振是探测物质中未耦电子以及它们与周围原子相互作用,从而获得有关物质微观结构信息的重要方法。这种方法具有很的灵敏度和分辨率,能够深入到物质内行细致分析而不破坏样品结构以及对化学反应无干扰等优点。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和学等域的研究中。
MHY-23023型微波段电子自旋共振实验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改而成的,除了增加了微波频率计可以测量微波源频率,还增加了数字式的斯计,这样可以测量共振磁场,另外,励磁电流由通过数字表显示方便了磁场调节。该仪器调节方便、数据稳定可靠、实验内容丰富,可以应用于近代物理实验以及专业性研究实验。
应用该仪器可以成以下实验内容:
1.观察标准样品DPPH的电子自旋共振现象。
2.用微波频率计测量实验时的作频率,根据共振条件估算所需要的恒定磁场。
3.应用斯计测量恒定磁场,根据共振条件计算标准样品DPPH的g因子。
4.调节样品腔长,测量三个谐振点位置,计算波导波长。
微波段电子自旋共振实验仪仪器主要术参数:
1.短路活塞 调节范围 0-65mm
2.样品管外径 4.8mm
3.微波频率计 测量范围 8.2GHz-12.4GHz 分辨率 0.005GHz
4.数字式斯计 测量范围 0-2T 分辨率 0.0001T
5.波导规格 BJ-100(波导内尺寸:22.86mm×10.16mm)
2:电子顺磁共振仪(微波段) 型号;MHY-23022
电子顺磁共振是 1944年由前苏联的扎伏伊斯基观察到的。它是电子自旋磁矩在磁场中受到响应频率的电磁波作用时,在它们的磁能之间发生的共振跃迁现象。这种现象在具有未成对自旋磁矩的顺磁物质(即含有未耦电子的化合物)中能够观察到,因此,电子顺磁共振是探测物质中未耦电子以及它们与周围原子相互作用,从而获得有关物质微观结构信息的重要方法。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学和生命科学等域的研究中。
MHY-23022型微波段电子顺磁共振仪是由微波系统、磁铁系统、锁相放大器以及外购示波器以及电脑采集系统组成的教学实验系统,它具有操作简易、教学效果直观、信噪比、便于教学实验和演示等特点,是普通等院校近代物理实验优良的教学实验仪器。
应用该仪器可以成以下实验:
1.学习微波器件的特性,熟悉各微波器件的作用以及调节方法。
2.学习微波顺磁共振吸收和色散信号的调节方法。
3.根据信号源的作频率估算恒定磁场强度。
4.调节样品腔长,根据谐振点的位置计算波导波长。
5.选配特斯拉计,测定顺磁样品 DPPH中电子的g因子。
6.熟悉锁相放大器的特性,通过计算机采集顺磁共振吸收信号。
仪器主要术参数:
1.灵敏度 10 18 个自旋数;
2.频率 9.37GHz;
3.对应磁场 0.34T左右;
4.扫描频率 50Hz;
5.样品空间 直径5mm;
6.恒流源 0-500mA连续可调
3:脉冲核磁共振实验仪 型号;MHY-23020
脉冲傅立叶变换核磁共振采用脉冲射频场作用到核系统上,观察核系统对脉冲的响应,并利用快速傅立叶变换( FFT )术将时域信号变换成频域信号,这相当于多个单频连续波核磁共振波谱仪在同时行激励,因此在较大范围内就可以观察到核磁共振现象,并且信号幅值为连续波溥仪的两倍,目前大分核磁共振波谱仪采用脉冲法,而核磁共振成像仪则清色地采用脉冲法。
MHY-23020 该仪器采用 DDS 数字合成术作脉冲发射源,磁铁恒温采用 PID 控制术,实验数据稳定可靠、测试方便、实验内容丰富,可以用于等院校专业物理课程的近代物理实验以及设计性研究性实验,也可以用于核磁共振基本参数测试使用。
术标
1.调场电源 大电流 0. 电压调节 0-6.00V
2.匀场电源 大电流 0. 电压调节 0-6.00V
3.共振频率 20.000MHz
4.磁场强度 0.470T 左右
5.磁直径 100mm
6.磁间隙 20mm
7.磁场均匀度 20ppm (10mm*10mm*10mm)
8.恒温温度 36.50 ℃
9.磁场稳定度 磁体恒温 4 小时磁场达到稳定,每分钟拉莫尔频率漂移小于 5Hz
实验项目
1.了解脉冲核磁共振的基本实验装置和基本物理思想,学会用经典矢量模型方法解释脉冲核磁共振中的些物理现象。
2.学会用自由感应衰减( FID )信号和自旋回波( SE )信号测量表观横向弛豫时间 T2*和横向弛豫时间 T2,分析磁场均匀度对信号的影响。
3.学习用反转恢复法测量纵向弛豫时间 T1。
4.定性了解弛豫机制,通过实验观察顺磁离子对核弛豫时间的影响。
5.测量不同浓度下硫酸铜溶液对应的横向弛豫时间 T2,测定 T2随 CuSO4浓度的变化关系。
6.测量二甲苯样品的相对化学位移。
温馨提示:以上产品资料和图片都是按照顺序相对应的